肉桂(礼盒)
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萦回。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由红色砂砾岩构成,茶树生长于岩石缝隙之中,根系深入岩隙,汲取丰富的矿物质,吸收花草树木的芬芳气息,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赋予了武夷岩茶独特的“岩韵”,因此被誉称“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一杯好茶,与其天然产地息息相关。武夷岩茶,因产区不同,茶叶品质各异。
在武夷山,茶园坐落的地理位置,可细分到山头、坑涧,以至同一座山头不同朝向,同一道田垅的左右,受气温、湿度影响,所生长茶叶的品质差异极大,所谓“三坑两涧两窠一洞”,便是指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和流香涧、悟源涧、九龙窠、竹窠、鬼洞等地,这些核心产区的品质最佳。
一杯好茶,也离不开“千锤百炼”。
乌龙茶中最精制者莫过于武夷岩茶,其独特制茶工艺造就了武夷岩茶独一无二的口感韵味。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纯靠手工,从岩茶采摘到成品要经历10余道工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初烘、摊凉、复烘)、拣剔、烘焙、毛茶装箱……其中对茶质起关键作用的是“复式萎凋”“看青做青,看大做青”“走水返阳”“双炒双揉”“低温久烘”等环节。
依此法制成的岩茶外形条索紧结、壮实,色泽油润,匀整洁净;香气清幽浓长;滋味岩韵明显,醇厚甘爽;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叶底软亮匀齐,带朱砂色。清代梁章钜称:“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此外,受岩茶生产环境与原料地域性限制,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无法在武夷山区域外应用,文化独特性愈加凸显。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术”作为唯一的茶叶类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9月,“福建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