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礼盒)
大红袍,又称“武夷大红袍”,是中国传统名茶中的珍品之一,主要产于福建武夷山地区。
大红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唐代已有制茶、品饮诗文记载,宋代更是武夷茶名日龙团风饼茶,元代正式制作贡茶。大红袍茶的制作技艺和品质特点体现了武夷山特殊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
传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
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状元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
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将大红袍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
大红袍为何称作“半壁江山”呢?相信很多小伙伴有这个疑问,那这便不得不提到大红袍在外交上的一件小趣事。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被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
每年五月份下旬采摘,一芽二三叶开面新梢,大致工序分为晒青、做青、炒青、揉捻、走水焙、摊凉、拣剔、复焙等。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Oolong tea)的一种,是乌龙茶中的极品。
大红袍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母树大红袍,二是大红袍亲属奇丹品种,三是拼配大红袍。由于母树大红袍和奇丹大红袍产量稀少,市场上流通的多为拼配大红袍。
大红袍原母树位于福建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读 kē)的高岩峭壁之上,母树非常珍贵,现仅存为六棵。
据史料记载母树的头采日是5月17日,即使在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
现存茶树6棵,从“大红袍”石刻旁上层第一棵算起,按顺序编号,上层4棵(历史上称正本),编号1,2,3,4,中层1棵为5,底层1棵为6。据调查观察,这6棵茶树,虽同属一类型,但由于从武夷岩茶有性群体品种,经长期自然杂交演变而来,因而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大体分为3个不同的株系。3,4号成熟早,节间短,叶小而长,叶面光滑,叶齿浅,叶边平,制成乌龙茶,岩韵明显(有棕叶香),香气较浓,味醇不淡,叶底黄亮稍暗。2,6号成熟居中,节间短,小叶型呈椭圆,叶质细嫩,叶齿细不明显,叶边平,制成乌龙茶香气较高,味醇稍薄,叶底黄亮,绿叶红镶边适度。1,5号成熟期最迟,叶齿粗而深,叶边呈波浪式,制成干茶香气比3,4号强,但不及2,6号,滋味似2,6号,叶底黄亮。
民国时一斤就值64块银元,折当时大米4000斤。前几年,有九龙窠大红袍茶拿到市场拍卖,20克竟拍出15.68万元的天价,创造了茶叶单价的最高纪录。
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评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1962年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武夷山九龙窠剪了大红袍枝条带回杭州扦插繁育作为引种种在品种园内。
1964年春,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培育室科研人员谢庆梓等人到武夷山剪取九龙窠大红袍枝条带回福安扦插繁育。
总体而言,大红袍的冲泡注意事项浸泡时间,依照泡饮者的习惯和爱好,应适当调节茶量、水量、水温冲泡和适宜品饮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一【茶量】:以容器(盖杯或者壶)大小而定,一般为容器量的半数量。
第二【水量】:以茶量为准,一般一克茶叶,需要的水量是【20-25】毫升水。
第三【水温】:应达到初沸98℃以上,特别是第一道冲泡。
第四【浸泡时间】:第一次是10秒左右,第二次是30秒左右,第三次是50秒较适宜,优质武夷岩茶可以冲泡六次以上。(冲泡时间只是参考,依照各人的口味而定,原则就是,要快出水,不能久浸。)
1、品茗茶具用沸水冲洗,沸水冲洗既能清洁茶具,又能将茶叶的香味散发出来。
2、将茶叶放入盖碗中,投茶量约为7克左右(具体投茶量因人而异)。
3、冲入沸水,将茶叶冲洗一次(迅速出汤)。
4、将沸水高冲注入盖碗内,闷泡5~10秒,即可倒入公道杯中,继而分茶享用。
5、前三次冲泡时,时间一般控制在10~20秒之间。
6、三泡之后每泡时间延长10~15秒。
注:对于大多数乌龙茶,水以山泉水、井水等天然水为宜。
浸泡时间调整原则为1至7泡的汤色基本一致。根据不同的岩茶茶性(如焙火程度),浸泡时间和注水方式都有略微不同。
大红袍品鉴感受
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外形:干茶通常要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货碎茶多的就差了。
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
汤色:为橙黄至橙红,清澈艳丽,明亮者为上品,主要是汤色明亮的茶,果胶含量足够,茶汤润滑且耐泡。
叶底: 良好之茶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有弹性。它的叶底软亮匀齐,叶片舒展自然,红边或带朱砂色,色泽鲜活而有光泽。这不仅反映了茶叶生长的良好状态,也展示了制作过程中的精心呵护和精湛技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