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礼盒)
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乌龙茶(青茶)类,产自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以其独特的“岩韵”和精湛的焙火工艺闻名。
1.核心特点
岩韵(岩骨花香):武夷岩茶最独特的品质,表现为茶汤醇厚、香气馥郁且带有矿物质风味,源于武夷山丹霞地貌的风化岩土壤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焙火工艺:传统炭焙技术赋予茶叶火香,形成“绿叶红镶边”的外观和层次丰富的口感,优质岩茶可多次焙火,越陈越香。
品种多样:武夷山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包括大红袍、水仙、肉桂、名丛(如铁罗汉、白鸡冠)等上百个品种。
2.主要品种
大红袍:武夷岩茶代表,母树仅存6株,现多为扦插繁殖。香气浓郁,有兰花香、果香,茶汤橙黄明亮。
肉桂:以“桂皮香”著称,辛辣感明显,近年流行的“马头岩肉桂”“牛栏坑肉桂”等细分山场茶备受追捧。
水仙:兰花香显著,口感柔和,陈年水仙(老丛水仙)更具木质味和苔藓味。
名丛:如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各具特色,产量稀少。
3.核心产区
正岩茶:产于武夷山核心景区(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品质最优。
半岩茶:景区周边地带,岩韵稍逊。
洲茶:平原或溪边种植,岩韵较弱。
4.制作工艺
萎凋→做青(摇青与静置交替,形成绿叶红边)→杀青→揉捻→炭焙(关键步骤,分毛火、足火等,传统工艺需耗时数月)。
5.冲泡与品鉴
茶具:紫砂壶或盖碗,100℃沸水激发香气。
冲泡:首泡快速出汤,后续逐泡延长,耐泡度可达7-10泡。
品鉴:观其“蛤蟆背”(叶面起泡),闻杯底留香,感受茶汤的醇厚与回甘。
6.文化地位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唐代即有记载,宋代列为贡茶,清代乌龙茶工艺成熟。大红袍传说(明代状元红袍救树)更添传奇色彩。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选购与储存
选购:认准产地、工艺(传统炭焙),优质岩茶干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火香与花香交融。
储存:避光、密封、防潮,隔年复焙可提升口感,陈茶价值较高。
武夷岩茶兼具绿茶之清香与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的瑰宝。若想体验其精髓,可从正岩水仙或肉桂入手,逐步探索山场与火功的微妙差异,欢迎联系启茶轩品鉴。
友情链接